【阅读指南】
为满足不同阅读习惯,本系列科普文章提供三种阅读方式:
• 📊 图解速览:核心内容一图读懂,适合时间紧张者
• 🎬 短视频版:10分钟以内视频讲解,直观易懂(推荐)
• 📝 文字版本:核心内容文字呈现
▶ 本文属于「无醛环保 · 科普系列」第4期 | 往期回顾:公众号内回复【无醛科普】
图解速览

短视频版
文字版本
生活中,我们总是被各种环保标准轰炸。
E1级、E0级、ENF级、F4星级…眼花缭乱的同时,你真的理解它们的含义吗?
今天,我和你聊聊那个被商家频频挂在嘴边的ENF级,以及它与我们实际居住环境的关系。
ENF级到底是什么?
指的是板材的甲醛释放量等级,遵循的是国标GB/T 39600-2021。它分为几个等级:
E1级:甲醛释放量0.124mg/m³
E0级:甲醛释放量0.05mg/m³
ENF级:甲醛释放量0.025mg/m³
看起来数值越低越安全,对吧?
但这里有个绝大多人都不知道的关键点:检测条件。
这个关键点让N多人踩了坑,并且在我不点透的情况下,N多人脑袋抓破了都不知道坑在哪里。
这个标准是在23度温度下检测,而且有换气量要求——一个小时换一次气,把气候箱里的空气全部换完。
注意是每小时把检测箱里的空气全!部!换!新!
测出来的是板子的甲醛动态平衡浓度。
这个温度和换气量以及换气频率,跟我国绝大部分消费者的实际居家情况差别巨大!
写到这里,我想起了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吐槽评论:听信了半桶水的博主所谓的环保不是问题,把窗户打开睡觉,通风是通了,但把人都冻感冒了。
更郁闷的是,冬天开暖气通风和夏天开空调通风,这些都是理想丰满,现实骨感型的,非常不符合真实生活场景。
真正与居住安全相关的标准是什么?
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,遵循的是国标GB/T 18883-2022。它的要求是:
空间要密闭12个小时
测试温度:夏天22-28度,冬天16-24度
这个方法测的是累计甲醛浓度,限量值是0.08mg/m³。测的是整个空间的”憋气值”
这才是判断你能否入住的真正标准!
它测的是在正常封闭环境下,积累的甲醛浓度是否安全。
两种标准不能混为一谈
想象一下:
板材标准:好比在通风条件下测试单个食材的微量添加剂含量
室内空气标准:好比测试整桌菜肴在密闭空间中产生的全部添加剂浓度
ENF级检测就像考试时允许你每小时翻一次书,而实际居住环境相当于闭卷考试——能是一回事吗?
所以,当商家说”我们用的是ENF级板材,可以即装即住”时,这完全是没有理论依据的!
板材标准和空间标准是两回事:
板材标准:单一板材,一立方米气候箱法,有换气要求,测甲醛动态浓度
空间标准:密闭空间,大气采样酚试剂法,密闭12小时,测累计甲醛浓度
特别提醒:别忽视柜内空间
其实柜子内部的空间一直被人忽视(当然,有部分消费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),今天我正式提出”柜内达标”的概念:
柜子装好后,把柜门关起来,六面密闭12个小时,温度在22-28度时,测柜子里的累计甲醛浓度。如果小于等于0.08mg/m³,才能称为”柜内达标”。
最终落地到你家里的,都是一个个柜子,而不是一张一直通风环境下的板子。
当一个柜子按照上面的要求,实测做到了柜内达标,那可以完全认为这个柜子是绝对环保的了。
这种检测方法是严苛到变态的方法,但也是最能保证你全家环保健康的方法。
看了我上面分析的国标检测,你现在肯定也很清楚两点了:
1、ENF级检测跟真实居家环境差距太大,实际指导意义并不大;
2、不管是商家也好还是厂家也罢,我怎么能相信最终做到我家里的柜子不会出现AB板的问题?或者是批次品控的问题?实际上只有一个办法:落地到家以后,实测柜内!
说点背后的小花絮:柜内达标,这四个字听起来容易,但其实背后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,这对材料以及研发者的良心都提出了超高的要求!
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板材做不到柜内达标,别说高温环境下测试,就是常温下测试,翻车的都一大堆,这些都还是大夸特夸自己是ENF级甚至是超ENF级的。要做到柜内达标,其实对材料的要求极高,但也正因为这个地狱级的难度,才能保证识货的消费者能做到100%的环保安全。
我相信,没人希望自己的小孩在家捉迷藏的时候,钻进这些柜内甲醛超标N倍的柜子里。
总结:别被ENF级”忽悠”
ENF级对应的是单板检测,测的是甲醛动态平衡浓度(需要换气),但这跟你最终落地到家里的柜子是否真环保,没有必然的关系。
柜子是否真环保,远远不是拿个板子去测个ENF/F4就行的,那样正好掉进了商家的忽悠陷阱,应该用严苛的柜内实测是否达标,来判断一个柜子是否真环保。
记住,ENF级板材≠环保柜子≠适宜居住的空间
打造无醛健康家,从这里开始
如果你也想打造你的无醛空间,100%保障全家人的健康安全,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联系我。

木言老邹说无醛|让你远离甲醛困扰